在銅山礦業分公司埋深超過600米的礦井下,黑暗與寂靜籠罩著每一寸空間,但這里卻是無數礦工用汗水與智慧書寫奇跡的戰場。銅冠礦建公司銅山銅礦項目部經理徐志國,便是這片戰場上的“領航者”。扎根礦山26年,他從一名普通生產工人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優秀管理者,用責任與擔當筑牢安全生產防線,以創新與智慧驅動管理效能升級,帶領團隊連續3年實現“安全零事故、環保零事件、產量年年超”的優良業績,成為躬耕深井的一面旗幟。
筑牢礦井“生命線”
“井下作業,安全大于天!”這是徐志國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。面對銅山礦業分公司井下復雜的地質條件和高溫高濕的惡劣環境,他深知安全“一失萬無”。為此,他牽頭搭建了“全員風險預控體系”,將安全生產責任細化到每個崗位、每道工序,并推行“隱患隨手拍、問題不過夜”制度,讓一線員工成為安全監督的“第一哨兵”。
2023年,在負613米中段17-2號采場大孔作業中,徐志國憑借多年經驗,敏銳發現巷道頂板巖層存在異常松動跡象,當即叫停作業并組織撤離。僅僅半小時后,頂板發生局部垮塌,因處置及時,未造成人員傷亡。“徐經理就像礦井里的‘活雷達’,有他在,大家心里踏實!”工友們感慨道。
挖出管理“真金”
為打破“經驗式管理”的局限,徐志國將現代企業管理理念融入團隊建設,推行“目標量化+績效激勵”模式,設立“創新提案獎”,鼓勵員工從“執行者”轉變為“思考者”。僅2024年,該項目部團隊提出的設備工藝改進方案就為企業節約成本超36萬元。
“管理者的價值,在于讓每個人都成為主角。”徐志國深知,深井作業離不開團隊的默契協作。他建立“師徒結對”機制,讓技術骨干與新人結成“一對一”進行傳幫帶;每季度組織“井下技能擂臺賽”,營造“比學趕超”的氛圍;主動關心關愛員工,及時幫助困難員工解除后顧之憂。
2023年,負658米中段11線廢石溜井因地質突變陷入停滯,徐志國帶領團隊連續奮戰48小時,吃住在礦井,最終通過優化支護方案突破瓶頸。當任務完成時,滿臉礦塵的他和隊員們長吁一口氣。“咱們這支隊伍,就沒有啃不了的硬骨頭!”徐志國自豪地說。
點燃創新之火
2023年10月,銅冠礦建公司在該項目部創建了“徐志國勞模工作室”,將其作為提升員工隊伍素質、助力科技與管理創新的有效載體。工作室通過開展精益課題、改善提案、合理化建議、創新創效等活動,充分激發一線員工的創新活力,培養出一批學習能力強、創新能力強的骨干技術人才。
“深埋的礦藏不僅僅是戰場,更是我們奮斗者的舞臺。”徐志國用行動證明,優秀的管理者不僅是制度的執行者,更是價值的創造者、團隊的凝聚者、初心的守護者。他的故事,正激勵著身邊的人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不平凡的人生!
守護礦山之“家”
26年來,徐志國幾乎將所有時間奉獻給了礦山。妻子曾數度埋怨他“把家當旅館”,他卻說:“井下的兄弟也是家人,他們的安全比我回家更重要。”如今,他的管理經驗被業主單位推廣,但他依然堅持每天下井巡查,“只有人在井下,腳踩在采場上,心里才踏實”。
徐志國的身影依然穿梭在礦井的每一個角落。他說:“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挖出地下的‘寶藏’,更要挖出管理的‘真金’。”在這礦山開采的征途上,他用責任、創新與情懷,點亮了自己,也照亮了別人。
(朱禮寶 曾紅林)
?
?
?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