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工程技術分公司金冠項目部,總能看到一個步履匆匆的身影:他時而俯身檢查儀表參數,時而與工友討論技術細節,眉宇間透著專注與堅毅。他,就是電儀綜合班班長孔曄。扎根一線二十余載,從一名普通電工成長為技術骨干,他以匠心為筆,以汗水為墨,在平凡的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篇章。
難題面前,黨員就該沖在最前面
1996年,18歲的孔曄以電工身份踏入銅陵有色。二十八載,他從普通技工成長為獨當一面的“電儀尖兵”,帶領團隊攻克無數技術難關。2024年5月,金冠銅業雙閃廠區大修啟動,孔曄所在班組承接了16項任務,其中硫酸轉化器溫度點檢查更換堪稱“硬骨頭”——作業環境高溫、腐蝕性強,且需在25天內同步完成全廠UPS設備升級和高壓柜維保。
“時間緊、任務重,但安全容不得半點馬虎?!彼麕ь^制定“分段攻堅、多點聯動”方案,將班組分成三組,自己堅守在最危險的轉化器區域。為精準定位故障點,他長時間趴在設備夾層中,耐心逐段排查線路。汗水浸透工裝,他卻打趣道:“這溫度,權當蒸桑拿!”最終,班組提前兩天完成任務,業主方豎起大拇指:“有孔班長在,我們放心!”
帶隊伍,既要傳技術更要傳匠心
作為班組長,孔曄深知“獨木難成林”。他常對組員說:“技術是飯碗,但責任心才是金飯碗。”他在班組創新實施“技能輪訓制”,每周組織案例分析會,鼓勵班組成員跨工種學習,做到一專多能,不斷提升業務水平。青工張文熙初學儀表調試時頻頻失誤,孔曄手把手教他校準參數,甚至自掏腰包購買專業書籍相贈?!翱装嚅L教的不只是技術,還有那股子較真勁兒。”張文熙說。如今,該班組全員持證上崗,超一半人員“一人多證”。
2024年,他推動的“5S管理樣板間”成為項目部標桿。庫房里,工具按使用頻率分層擺放,標識清晰如“作戰地圖”;施工現場,“工完料盡場地清”的鐵律讓業主單位不禁贊嘆:“這里不像工地,倒像實驗室!”
創新是解決問題的金鑰匙
“設備會老化,但技術必須與時俱進?!笨讜系墓P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故障案例和改進思路。2021年,針對金冠銅業分公司卡爾多爐爐體拆裝周期長的問題,他與項目部技術團隊提出“設備升級法”和“考核管理法”,通過采購新手拉葫蘆并改造行車限位、設立二級考核制度,成功將工期縮短約60%,有效提高了維修服務滿意度;2024年,他參與的冶煉電除塵陰極吊掛瓷套管檢修改進工藝,避免了高空作業的風險,極大減少了檢修時間,為企業節約成本超百萬元,并榮獲工程技術分公司合理化建議一等獎。
在黨支部“黨建項目攻關”中,他主導實施的《皮帶秤精準校驗》項目,通過優化校驗流程和改進技術手段,顯著降低了計量誤差,有效提升了生產效率,為生產線的穩定運行提供了堅實保障。談及創新,他目光灼灼,謙虛地說“一線是問題的源頭,也是答案的沃土?!?/SPAN>
榮譽背后,是平凡中的堅守
翻開孔曄的履歷,榮譽熠熠生輝:榮獲2021年度工程技術分公司“優秀員工”,連續兩年榮獲工程技術分公司“首席員工”稱號,在集團公司組織的班組長培訓中獲得“最具表現力獎”……然而,他最珍視的卻是2024年班組所獲評的工程技術分公司“先進班組”稱號,因為這是集體榮譽。“沒有弟兄們繃緊每一根弦,哪有這些‘金字招牌’?”
與孔曄對話,能清晰感受到一名維修工人的純粹:談及技術,他滔滔不絕;說到榮譽,卻輕描淡寫。他的故事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,卻用二十八年的專注與熱忱,深刻演繹了如何把‘安全’‘責任’四個字,刻進每一次接線、每一組數據、每一項檢修作業里。
(胡文?。?/SPAN>
?
?
? |